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0 15:38:00
编者按:镇域兴则县域兴,镇域强则县域强。乡镇,蕴藏着县域发展的无限可能。在兰陵这片大有可为的土地上,处处涌动着昂扬的干劲和蓬勃的生机。即日起,兰陵县委宣传部联合大众网兰陵工作室推出《“镇”兴兰陵》专栏,挖掘乡村产业振兴故事,以“小切口”展示“三农”事业发展的成就,呈现兰陵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
大众网记者 林鹏 王金慧 通讯员 孟磊 临沂报道
在压油沟景区,游客驻足古戏台,欣赏戏曲表演
刚刚过去的清明节假期,兰陵压油沟景区再次迎来游客观光潮。
“今年清明节假期,游客人数同比增长35%。每天进入景区的游客达1.4万—1.5万人次。”面对这样的成绩单,景区副总经理赵其良略显疲惫的脸上难掩喜悦。
游客至,财源来。游客的不断涌入,让孟氏草编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孟召芝尝到了甜头。孟召芝一家三口都在景区工作,丈夫和孩子做糖画、面人。假期期间,他们家每天收入都在三千多元。“草编可触摸、可参与制作,小孩尤其喜欢。”在孟召芝的作坊里,琳琅满目的包、帽子、昆虫等草编物件,令人爱不释手。每到节假日,作品供不应求。
孟召芝2017年来到压油沟景区。作为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对草编的热爱,是支撑她坚持到如今的最大动力。然而,许多非遗产品缺乏市场销路与传承之间的矛盾,让她一度喘不过气。
来到压油沟景区后,孟召芝信心越来越足。“景区的人流量是草编畅销的最大保障。”孟召芝说,她准备搭乘短视频快车,用直播的形式,让网友了解草编的“前世今生”。
除了非遗,压油沟景区围绕酒文化、乡村记忆、红色文化等元素,打造不同主题的文化阵地,游客到此可以品味美酒,感悟乡愁……在这里,各种文化元素不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真正的有机融合。
压油沟景区酒文化一条街
作为发展旅游的重要引擎,压油沟景区的诞生,为兰陵县苍山街道乡村振兴提供了“留得住人”的创业场。
近年来,作为当地宴席上的必备项目,兰陵八大碗很受消费者青睐。2023年,吴传英和丈夫看好餐饮前景,在压油沟景区开设了“八大碗餐馆”。“入住前,景区已经将店铺装修好了,家具一应俱全,我们直接就能开业。”景区的周到细致,让吴传英颇为省心。餐馆价格亲民、环境干净,游客纷至沓来。清明节假期期间,每天三十多桌。看到客流大,景区主动将紧邻“八大碗餐馆”的商铺收拾出来,让吴传英使用,令她非常感动。
对入驻的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和商户,压油沟景区不收摊位费,按照营业额收取提成,更是确保了大家毫无顾虑的安心经营。
做好农文旅融合文章,就是要让乡村成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的栖息地。
坑坑洼洼的水泥路、弱电线乱搭、杂草爬上墙头……曾经的苍山街道晒钱埠二村,是这样一番景象。
如今,再走进村里,一条长约700米、宽6米并穿越村中心的沥青路让人眼前一亮:路面平整,两辆车轻松会车。村民们走在路上,非常惬意。
顺着道路向两侧望去,墙上各式各样的彩绘、道路两旁的绿植,与沥青路在蓝天的映衬下,宛如一幅油画。“村容村貌好了,大家的觉悟也在提升。生活垃圾一定要放到垃圾桶里,维护好居住的环境。”说起这些,村民一脸骄傲。放眼四周,随处可见的文明标语,营造着呵护家园的浓郁氛围,无形中增强了人们的认同感,提升了百姓生活品质。
晒钱埠二村的变化,是苍山街道推进“百千工程”的生动注脚。
苍山街道把“百千工程”作为农文旅融合发展的“压舱石”,按照“集中连片、分步实施”的思路,划分“红色苍山”“生态压油沟”“魅力邓王山”3大片区共同推进,为农文旅融合发展提供了环境保障。“百千工程”开展以来,精细化打造4个示范村,提升32个整治村,通过打造微地形、垃圾分类亭、口袋公园、栽种苗木、绿化、提升路网等措施,为街道村庄绘就宜居宜游宜业新画卷。
如今,从苍山街道驻地往西直达压油沟景区,沿途村庄“推窗见田、出门见景”,驱车行驶在道路上,仿佛置身于山水田园诗画中,令人心旷神怡。
游客在景区内游玩
苍山街道把全域旅游作为推动镇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充分挖掘特色资源,打造采摘经济、体育健身、特色民宿等农文旅融合新业态。将亲子研学、烧烤露营等新潮流、新时尚元素融入特色民宿,发展“旅游+休闲民宿”模式,建成近20处精品民宿、30余处乡村民宿,并对民宿进行星级评定,用行业标准助推民宿提档升级,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服务。
清明节假期期间,位于苍山街道小东山村的境初雲民宿客房爆满。“餐饮来回翻桌,营业额过万。”总经理李辉增说,民宿紧邻兰湖和压油沟风景区,自然环境优越,交通便利,加之民宿餐饮味道好,价格实惠,游客纷纷来此休闲度假。
依托压油沟风景区,以兰湖为中心,苍山街道打造了“观压油沟风景、品农家美食、住特色民宿、游兰湖之水”的旅游项目,年接待游客180万人次以上。兰湖畔两侧,植被茂密、鲜花盛开,成为无数露营爱好者的打卡地。“假期期间,每天露营者络绎不绝,道路一度出现严重拥堵。”压油沟景区酒店部负责人尤荣涛介绍。
“旅游+观光采摘”模式,赋予了苍山街道农文旅融合更多的内涵。通过创办樱桃之源、初心草莓等40余个采摘园,助推农户增收。其中,苍山街道“樱桃之源”采摘节开幕仅1周,园区内300亩大樱桃销售一空,直接带动社员人均增收3万余元。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探索农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径,打好‘组合拳’,做大做强镇域经济,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能。”苍山街道党工委委员、办事处副主任林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