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25 08:09:00
↑↗“海琴”号完成海试后出水。中山大学供图
南方日报讯 (记者/李秀婷 通讯员/郑钰)8月23日,南海中沙海域,在“中山大学”号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上,我国自主研制的6000米级深海无人遥控潜水器(ROV)“海琴”号完成首次深海试验,全面验证了整机系统的功能和主要性能指标。这意味着我国深海研究又多了一个“科考利器”,“中山大学”号也正式成为我国少数拥有6000米级深海无人遥控潜水器的科考船。
“海琴”号由中山大学专项支持,委托上海交通大学研制生产,加装于“中山大学”号科考实习船船体,装备高清摄像机、多功能机械手、高分辨率侧扫声呐、探测传感器及各类作业工具,具备自动定向、悬停定位和自动巡线等功能,可完成深海和海底的高清观察及生物、地质样品采集等任务。
连日来,“海琴”号完成多个潜次试验,最大下潜深度达到4140米,开展了多项科考试验,实况检测了各项技术指标及系统运行稳定性和可靠性。据介绍,大部分6000米级装备通过4000米级实际海试验证后,就可判定满足全深度指标要求。
在本航次中,我国首台作业型全海深自主遥控潜水器(ARV)“海斗一号”也开展了科考应用。这是我国科考船上首次进行两套不同深度、不同功能的深海无人装备同船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