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0 13:37:00
1952年9月,吉林省安图县公安局闯入一位不速之客。这个人身穿军装,别着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胸章,还带着一把手枪。没等公安战士询问,这位神秘人物首先开了口。
他叫李军英,自称是国民党派来的空降特务。也许是紧张的缘故,李军英有点语无伦次,大喊:我有重要情况汇报,如果耽误了战机,弄不好要杀头的!
李军英究竟是什么来头,他又为什么偏偏选在这个时候投案自首呢?
康宝鑫
中共安图县委党史研究室 副主任
原来这个自称到抚松县去抓逃兵的解放军军官,真的是一个美国间谍机关的特务。他的原名叫李军英,化名卜经武,男性,汉族,44岁,辽宁省辽阳县人。解放前,他是一个国民党的军官,后来参加了美国的间谍组织。
在这份自白书中,李军英详尽交代了自己参与美国间谍组织的情况:在1951年3月,我便参加了美帝国主义在远东的特务组织“自由中国运动”,即所谓“第三势力”。
据李军英供述,为了更有效地潜入长白山地区,该组织提前进行了大量特训和准备工作。曾参与审问李军英的预审科副科长袁长华,后来时常和女儿提及其中的细节。
袁丁
袁长华女儿
我听我老父亲那时候讲,他们被空投到长白山地区的时候,在日本做了特殊培训。大约是五六个月的时间,培训的内容有很多,比如用现在的话说叫野外生存。同时,空降的时候,还给他们发了很多物资,有刀具、枪支,还有食物、服装,好像那时候还有羽绒服。
据时任东北军区公安部队副司令员谭友林回忆,东北人民政府和吉林省公安厅来人后,共同研究了行动方案,并成立了“老岭反特联合指挥部”。指挥部设在老安图西南,靠近老岭的三道沟村,统一指挥延边地区公安机关、和龙与安图两县民兵和边防公安部队,执行对空降老岭特务的搜捕任务。
果不其然,1952年10月21日,埋伏的战士们发现了两名外出活动的可疑人员。经过一番交锋,击毙一人,俘虏一人。巧的是,被俘者正是敌特队伍的队长。随后,公安部队立即对他展开了深入审问。
他当时交代,还有3名潜逃特务的身份信息,描述了他们的面部特征,比如说他们的报务员长有络腮胡须。他还供出了他们的藏身窝点,主要在荒沟的西南岔一带。
10月23日晚11时,公安部队顺藤摸瓜,迅速包围了敌特队伍其他三人的藏身之所。至此,敌特队伍“文队”的五名成员全部归案,无一漏网。
如何才能彻底根除间谍行为呢?谭友林等人认为,应该引蛇出洞,利用李军英这个需要在完成任务后返回间谍组织的“视察专员”,向敌特分子传递假消息。
姬文波
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 副研究员
来之前已经设立了三条撤退方式。第一条就是潜逃到广东,从广东到香港,由香港再转到日本东京;第二条就是派飞机空取,是比较特殊的一种形式;第三条就是自己步行到朝鲜东海岸,从这儿美国人再接应再走。
为了更有效地迷惑敌人,公安部队巧妙利用收缴的、与间谍机关保持唯一联系的电台,以及“文队”的电报员,向间谍组织发送了一条精心设计的电报:李军英任务完成,返回基地,香港受阻,现在“文队”待命。
在一系列精心布局之下,李军英的上级深信,他已经获得了重大情报,决定于11月29日23时至24时,派遣飞机自日本基地出发,前往长白山接回李军英。届时将以点燃3堆火为信号,以示接应。
1952年11月29日,室外最低温度零下40摄氏度,数百名公安干警和解放军官兵在谭友林的带领下,提前在约定好的时间地点部署。为了保证万无一失,谭友林派出张振邦假扮李军英,在空取场等待。
随着轰鸣声越来越近,美军飞机准时抵达。敌机在头顶盘旋一圈后,投放空取器,随后自北向南缓缓低飞。当飞机进入机枪的有效射程之时,谭友林果断下令,瞬间3枚信号弹划破夜空,紧接着参战部队的数十挺机枪与步骑枪齐鸣,喷射出炽热的火舌,自三面猛烈扑向敌机,将敌机击落。
在李军英等人的指证下,敌机中的一人不得不承认自己名叫约翰·唐奈,是美国中央情报局的职业间谍。另一名间谍叫理查德·费克图,25岁,加入美国中情局不久就被派到间谍机关。他们是李军英和“文队”特务的直接领导人。
东北公安部门击落美国间谍飞机的事情上报到中央,中共中央东北局、国家公安部表彰了东北公安部的这次行动,周恩来总理也称赞:“东北打下一架飞机,这事办得好。”
原标题:《这件事上报到中央,周恩来总理:办得好》
栏目主编:顾万全 文字编辑:程沛 题图来源:CCTV国家记忆 图片编辑:徐佳敏
来源:作者:CCTV国家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