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0 10:11:00
来源:【宝安日报】
“从欢乐港湾出发,可以一路骑行到桂湾公园,全程30分钟全是海景,特别治愈。”前不久,山海连城沿海骑行绿道·前海段正式开通,这条为骑行爱好者专门定制的“海景专线”一经上线,就成为了市民周末骑行、漫步的网红打卡地。
跨过海风桥来往于前海石公园和前海演艺公园的市民。
与此同时,新圳河桥和双界河桥的开通,也正式打破了宝安中心区与前海的物理边界,滨海文化公园与前海石公园从原来的隔海相望,到如今的无缝链接,“前海扩区”催生出的化学反应,正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坐标体系中持续释放动能,勾勒出一幅国际化湾区滨海城的崭新图景。
白纸作画
滩涂上绘就中心区图卷
翻看三十年前的老照片,一片毫无生机的滩涂构成了宝安中心区的大部分,泛黄影像里记录的历史,更与如今这片土地形成鲜明对比。
作为深圳唯一的滨海城市中心地区,宝安中心区环抱前海湾畔,坐拥15公里长的湾区海岸线。1993年,宝安新中心区规划正式启动,并于次年开工。2014年,宝安中心区被列入市重点区域。经过多年的规划建设,宝安中心区已从图纸上的坐标点生长为交通畅达、楼宇林立、公共设施完善、现代气息浓郁的国际化现代化滨海片区。
前海演艺公园草坪上的网红打卡点“躺平鸭”。
“想都不敢想,当年的宝安中心区哪有这种国际范啊!”老陈是被女儿硬拉着登上128米高的“湾区之光”摩天轮,站在轿厢里远眺,碧波荡漾的前海湾尽收眼底。随着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不断提速,环绕前海湾一圈,高楼林立、车水马龙、跨国会议举行等繁荣景象,成为了湾畔常态。
对比起步时期的老照片,昔日的滩涂浅湾已是另一番景象——“湾区之光”摩天轮、“湾区之声”滨海艺术中心等以湾区命名的地标建筑群,加上鳞次栉比的商业摩天大楼,构筑成宝安中心区高规格的城市封面。
“湾区之声”滨海艺术中心。(资料图片)
链接前海
企业总部加速落子宝中
前海湾又名大铲湾,位于南山区与宝安区西部交界处海域,前海与宝安中心区各占一半。
2021年9月,《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重磅落地,官宣前海扩区,宝安1/5成为前海,前海2/3在宝安。这一历史机遇,让宝安一跃成为国家战略主战场,而宝安中心区无疑成为“大前海”制度创新的直接参与者和受益者。机遇叠加,政策扩围,为市场主体大步快走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发展沃土。
重点片区当有高位谋划。锚定打造国际一流现代化片区的目标,宝安中心区全方位对标纽约曼哈顿、新加坡滨海湾、上海陆家嘴、福田中心区等全球顶级中心城区建设经验,通过国际咨询面向全球发布征集公告,寻找最具创意、最具“国际标志性滨海城市坐标”的高水平设计方案,描绘世界一流湾区城市新中心崭新蓝图。
目前,宝安中心区已引进农商行、亚太卫星、vivo、中意、怡亚通、鹏鼎、易尚、俊峰、麦克韦尔、魏桥、紫荆文化、华西等12家创新型企业总部,在联合招商的双向奔赴中,资源效益实现最大化:建立前海-宝安联合招商机制,构建包含84家落户企业的服务业项目库,华为(深圳)全球具身智能产业创新中心等重大项目先后落户,在深度融合的发展浪潮中,科创资源在前海、宝安之间自由流转:联合前海国际先进技术研究院、深港智能制造共性技术平台,联合深圳市前海股权交易中心帮助企业和金融机构投融资对接。
众多知名企业落户、各种产业技术平台落地落子宝安中心区,更是标志着宝安中心区总部经济集聚区的加速成型。
服务为民
城市客厅体现温暖城区
“我们坚持国际视野、前海标准,大力推动一批产业、文旅、交通等重大项目加快建设,打造充满活力、创新引领、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范例。”区湾区发展事务中心负责人接受采访时表示,前海与宝安携手共融、彼此赋能,正不断释放“1+1>2”规模效应、乘数效应。
在经济发展的“速度”背后,宝安更用心雕琢城市生活的民生“温度”。即将交付的深圳书城湾区城以“玉盘”为设计理念,与宝安中心区中轴线上另一侧方形建筑宝安区图书馆、青少年宫相呼应,形成“天圆地方”的整体格局,被称为“湾区之眼”。作为全国规模最大的书城,湾区书城的建成不仅将为深圳增添一张崭新的文化名片,也将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地标级文化旅游目的地。
而全国首座空中、地面、地下三层立体连廊——滨海廊桥,更是将宝安体育场、滨海文化公园、购物中心等文体配套区域有机地串联在一起,让市民可以一站式解决吃喝玩乐购。“下楼步行10分钟,学校、医院、公园、商圈全配齐!”家住海韵社区的居民陈女士感叹。
此外,宝安中心区策划并引入万豪、中兴、光之翼、瑞吉、爱美、鸿荣源酒店、壹方中心、前海hop天地、华侨城欢乐港湾等多业态商业项目,构成了满目湾区繁华的消费商圈,持续吸引着粤港澳乃至国内外市民游客前来打卡、消费。
从与前海双城联动的恢弘格局,到总部经济集群的强势崛起,再到民生幸福的细腻笔触,宝安以“产城人”深度融合的实践,书写着高质量发展的湾区样本。今日之宝安,正以“黄金内湾”主阵地的担当,在“世界级城市会客厅”的蓝图中乘风破浪,以产城共融的实践诠释湾区核心的澎湃动能。
▮宝中发展大事记
1993年,宝安区委、区政府启动谋划宝安中心区的规划。
2006年,宝安区委区政府成立中心区规划建设领导小组,并专门设立了宝安中心区规划建设管理办公室,组织完成了《宝安中心区滨海片区城市设计》等一系列规划成果,统筹规划建设宝安中心区15平方公里,包含滨海片区7平方公里和碧海片区8平方公里,确定“打造具有世界级水准的滨海中心城区”的规划目标。
2013年8月,宝安出台了《关于以高水平规划引领城市现代化的若干意见》,对宝安未来的城市发展进行全新定位,提出建设现代化城区,并提出“三带两心一谷”的构想。
2016年,《深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发布,明确提出“重点将前海和南山、宝安中心区域发展成为新的市级中心”。
2017年10月,前海壹方城开业,是深圳单体体量最大、商业业态最为齐全的购物中心,年均销售额突破50亿元,至今稳居深圳商场销售额前列。
2018年,大铲湾片区约8平方公里纳入中心区统筹管理,宝安中心区面积扩大至23平方公里;同年,宝安中心区定位为深圳城市新中心。
2019年,宝安滨海文化公园(欢乐港湾)一期开放,2021年4月国内首座全天景回转式大轿厢摩天轮正式运营启用;2024年7月,欢乐港湾获评“国家4A级旅游景区”,开业以来已接待游客近4000万人次。
2021年9月,《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重磅落地,宝安1/5的范围加入前海,前海2/3的范围落在宝安。
2022年1月,滨海廊桥启用,系全国首个空中、地面、地下三层立体复合的城市绿廊。滨海廊桥北起体育场,东联图书馆,南至滨海文化公园(一期),途中穿越中心区核心商务区公共绿带。
2023年12月,《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总体发展规划》发布实施,创新提出“一心一带双港五区”的空间结构。“一心”即前海城市新中心,“一带”即绿色活力海岸带,“双港”即深圳国际航空枢纽港、国际航运枢纽港,“五区”即依托自南向北的蛇口及大小南山片区、桂湾前湾及妈湾片区、宝中及大铲湾片区、机场及周边片区、会展新城及海洋新城片区等五个片区。
2023年12月,宝安区城市空中交通运营示范中心启用,系全国首个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城市空中交通运营中心。
2024年1月,宝安启动智能网联汽车无人商业化试点,积极探索智能网联汽车应用场景,进一步推动高端要素集聚、争取优质资源导入、吸引龙头企业入驻,树立全国智能网联汽车无人商业化城区的标杆。
2024年4月,由财政部、税务总局正式印发实施的《关于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的通知》、《关于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通知》,明确对在前海工作的香港居民,其个人所得税税负超过香港税负的部分予以免征,同时将前海15%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扩展至前海合作区全域。
宝安日报全媒体记者 杨文静/文 邢峻豪 陈建壬 傅葩/图(署名除外)
编辑 王雨莎
本文来自【宝安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