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0 18:45:00
在中国市场迅速打开知名度的椰子水品牌if,正寻求登陆资本市场。
4月9日,泰国即饮饮料和即食食品公司、总部位于新加坡的IFBH Limited(以下简称"if”)在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在香港主板上市,中信证券为其独家保荐人。以椰子水为主要产品,这家公司2024年营收净利双双大涨,在中国内地市场的收入更是超过10亿元人民币。
然而,中国椰子水市场高速增长的同时也涌入众多选手,不仅汇聚了一众进口品牌与国产品牌,饮料企业也纷纷加入战局,多家零售平台还推出自营品牌椰子水。竞争加剧的同时,椰子水的价格也逐渐被“打”下来,售价明显高于其他品牌的if,如何在其中站稳脚跟?
以椰子水为主要营收来源
中国内地椰子水市占率达34%
根据招股书,if由泰国知名饮料制造商General Beverage分拆国际业务而来,是一家植根泰国、快速增长的即饮饮料和即食食品公司,在全球市场以if品牌销售果汁产品,并以椰子基饮料为基础,此后又推出Innococo品牌。
中国内地市场为if的最大市场。根据灼识咨询报告,按零售额计:if品牌是中国内地椰子水饮料市场第一。公司自2020年起在中国内地椰子水饮料市场连续五年蝉联榜首,2024年市场占有率约34%,超越第二大竞争对手七倍以上。
if也是香港椰子水饮料市场第一。公司自2016年起在香港椰子水相关市场连续九年蝉联榜首,2024年市场占有率约60%,超越第二大竞争对手七倍以上。同时,该公司是全球第二大椰子水饮料公司。
业绩表现上,该公司2024年的收益约为1.58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11.58亿元,相比2023年增长了约80.32%;净利为0.33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2.42亿元,同比增长94.12%。
业绩大涨背后,中国市场贡献了绝对的增量。招股书提到,2024年收益的增加主要是由于该公司持续努力渗透中国内地市场,导致椰子水在中国内地的销量增加。2024年,if在中国内地市场的收入达到1.46亿美元,约合10.69亿元人民币,营收占比高达92.4%。此外,if在香港及其他地区的收入占比分别为4.6%、3%。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6月,if还签约了肖战为其品牌全球代言人。
分产品来看,椰子水是主要的营收来源。2024年,椰子水的收入约为11.0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3.7%,营收占比达95.6%。
不难发现,if目前的营收高度依赖于中国内地市场及椰子水这一品类。
招股书中,if提到,椰子水分別占其2023年及2024年收入的约93.8%及95.6%。“我们认为椰子水的销售在可预见的未来将继续占我们收入的很大一部分。任何消费者对我们的产品或椰子水的需求发生重大负面变化,通常可能会对我们的业务财务状况及经营业绩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国内椰子水市场迅速扩容
赛道涌入众多选手
近几年,随着消费者健康意识的提升及品类崛起,国内椰子水市场正迎来快速扩容。
if在招股书中表示,于2019年至2024年间,全球椰子水饮料行业显著增长市场规模由2516.7百万美元上升至4989.2百万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4.7%。于未来五年,预测该行业将保持升势,以11.1%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至2029年时将达8456.9百万美元。
其中,2019年至2024年,大中华地区椰子水饮料行业大幅扩张,由101.8百万美元增长至1093.3百万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60.8%。预测市场将进一步按19.4%的复合年增长率扩张,至2029年时将达2651.8百万美元。
南都湾财社记者了解到,椰子水的爆发就在近几年,且与新茶饮的火爆密不可分。从2021年开始,椰子水便被新茶饮发掘,作为原料进行产品创新,包括奈雪的茶、喜茶、古茗、茶百道、乐乐茶、瑞幸咖啡等品牌均频频上架椰子系列产品,也让越来越多消费者尤其是年轻人认识并喜欢上椰子水的口感,此后越来越多纯椰子水产品面世,一众品牌在这一细分市场展开角逐。
目前,椰子水赛道入局的选手众多,既有Vita Coco、if、INNOCOCO、UFC这样的进口品牌,也包括国内椰饮品牌椰树、你好椰、欢乐家等,还有新锐品牌如可可满分、蔻蔻椰、蔻泉、佳木源、椰子知道等,此外春光、菲诺、娃哈哈、统一、汇源等饮料企业也纷纷加入战局;另外,盒马、朴朴、屈臣氏等零售平台也推出了自营品牌的椰子水,行业内品牌激战已经开启。
椰子水市场打起“价格战”
if的高价能否维持?
随着众多品牌的入局,原本小众化的椰子水,现在也已经走进商超、便利店等渠道,与其他饮料一同被陈列在饮料货架的显眼位置。此外,通过社区团购、直播电商、种草平台等多元化渠道,消费者购买椰子水越来越便利。
业内人士表示,椰子水是近几年饮料市场的热门品类,有着较好的市场潜力。从零售便利店到大型商超,再到线上电商平台,椰子水的销售渠道大范围扩张,也进一步推动了椰子水品类的爆红。与此同时,以往椰子水大多出现在精品超市和便利店里,价格也相对较高;但随着渠道的多元化,产品的渠道链路缩短,零售价格也发生变化,涌现出一批低价的椰子水品牌。
南都湾财社记者了解到,从走红以来,椰子水价格高的话题频频被讨论。2023年夏天,椰子水价格暴涨的话题还冲上微博热搜;但随着进入品牌剧增,不少椰子水品牌开始通过推出大包装产品、降低市场价格来形成竞争优势。尤其是零售平台推出的自有品牌椰子水,几乎都是大容量且售价低的卖点,迎合了当下消费者追求性价比的消费心理。
比如在盒马鲜生上,其自营品牌椰子水有250ml及1升的容量,其中1升的椰子水售价仅9.9元;朴朴推出的优赐品牌椰子水1升容量售价为10.9元,而1.1升容量的蔻泉椰子水售价更是低至9.5元一瓶。
相比之下,if椰子水的售价并不低。在某电商平台的if官方旗舰店上,记者看到,6瓶350ml装的if椰子水到手价是35.9元,单瓶的价格约6元,这一售价明显高于其他不少品牌。
招股书中提到,if产品的毛利率由2023年的34.7%增加至2024年的36.7%,并表示“与其他产品相比,椰子水的溢利率一般较高。”据了解,2024年8月,if在中国的代理商下发调价通知,称自2024年8月起对if现有品牌系列产品在原价格基础上进行调整,建议零售价涨价约20%。
一边是品牌不停涨价,一边是其他品牌的降价,if如何应对对价格日益敏感的消费者及市场?
事实上,if品牌已经意识到这一问题。在招股书风险因素一栏中,if表示:“我们的产品及服务可能因竞争而承受价格下行压力,导致溢利损失。倘我们现有或潜在竞争对手以较低的价格提供产品或进行激进掠夺性定价以增加其市场份额,我们的收益可能减少,及我们的溢利可能受到重大不利影响。”其他风险因素还包括产品生产依赖代工厂、椰子原料地域来源单一(均来自泰国)、市场竞争加剧等。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王静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