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18 19:11:00
来源:【深圳侨报】
最近一段时间,“空中高德”总架构师、深度智联CEO刘晓捷的生活格外忙碌。自从7月30日“空中高德”时空数字底座在深圳龙岗正式发布后,他的短信和电话几乎没闲下来过——新闻媒体的采访邀约不断,业内同行的合作邀请不断,身边朋友的祝福和问候更是数不过来……
鲜花和掌声之下,技术人出身的刘晓捷始终保持着平静和清醒。在龙岗丰隆深港科技园的办公室内,他思索最多的,还是“空中高德”未来的路该怎么走:它的商业模式如何进一步优化完善?产业生态怎么构建?如何让更多的低空企业参与进来?
对于刘晓捷来说,这些问题,不只藏着他个人的志趣与求索,某种程度上可能也藏着整个低空产业的“星辰大海”。
“‘空中高德’不只是一张地图”
刘晓捷与“空中高德”的缘分,始于半年多前。
2024年11月29日,龙岗区人民政府与高德软件有限公司在龙岗签署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积极推动构建地空一体的数字地图,携手打造“空中高德”项目,共同推动龙岗、深圳乃至全国的低空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
这之后,刘晓捷从杭州飞到深圳龙岗,开始了“空中高德”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他和团队走访了许多生态伙伴和低空企业,发现大家对“空中高德”这四个字有着各式各样的理解:有人认为,“空中高德”无非是在“高德”前加了“空中”二字,其本质还是一个导航平台;还有人认为,“空中高德”应该专注于做低空的路径规划……
众说纷纭之下,刘晓捷意识到,当务之急是要解决“空中高德”的定位问题。
“当时,我们在全国各地,包括深圳、龙岗做了大量调查研究,发现目前低空经济的发展在空域资源、安全保障、运营效率等方面仍面临许多痛点难点,亟需处理好‘飞起来、保安全、可运营’的关系。”刘晓捷说。
调研越是深入,刘晓捷越是深切体会到,“空中高德”的定位绝不能只停留在地图层面——一张地图解决不了上述这些问题,它应该为广大低空参与主体提供全方位的数据依据、技术支撑、安全保障、管理工具、业务运营服务等,以此实现低空飞行的安全有序保障、低空空域的高效高质利用、低空应用的运营成本降低,进而推动低空经济应用场景、产业生态和基础设施建设繁荣发展。
半年多后,刘晓捷的这些思考随着“空中高德”时空数字底座的发布变得具象化。“空中高德,是以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为基础,面向低空经济构建的一套能力和运营体系。”在“空中高德”时空数字底座发布会上,面对台下一众同行期待的目光,登台发言的刘晓捷郑重道出了“空中高德”的设计思路:“空中高德”不是简单地为无人机和低空飞行器导航或者规划路径,而是真正依托于时空底座技术,为低空经济发展提供可运营、可管理的现实路径。
显然,对于“空中高德”,刘晓捷志存高远。正如他在发布会上所说的,“空中高德”的目标,是要成为“场景和基础设施的连接器”“产业的助推器”和“科技的孵化器”。
“低空经济,关键在‘经济’”
工作中的刘晓捷。
上下游企业激增、各类产业基金落地、大量应用场景扩容……自2024年“低空经济”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到如今全国各地相继出台相关支持政策,市场规模快速增长的低空经济,俨然成为多方竞逐的热门赛道。
然而产业层面的窘境却不容忽视。一方面,根据中国民航局的预测,2025年中国低空经济的市场规模将达到1.5万亿元,到2035年有望达到3.5万亿元。另一方面,当前低空经济发展仍面临着产业链长且分散、商业闭环未打通、技术与安全存在瓶颈等多重难点。
在此背景下,承载着公众、企业、政府等各方期待的“空中高德”又该如何破题?
“‘空中高德’服务的是整个低空经济,所以破题的关键是回到‘经济’二字。”在刘晓捷看来,“空中高德”在产业生态上的最大突破就在于其搭建了一种“聚合服务”的平台模式,为众多低空企业提供了商业应用的“指南针”。
这副“指南针”的核心“元件”,被刘晓捷归纳为“三个中心”:
——飞服中心智能辅助规划航线,帮助企业“批得更快”。比如,企业在申请航线时,飞服中心可提前研判其申请的航线是否涉及管制区、飞行高度是否超限等,并在企业填报申请资料时进行提示和指导。
——运营中心提供更多应用场景,帮助企业“飞得更多”。通俗地说,它就像一个低空淘宝,有需求的采购方可以在平台上注册一个买家账号,货比三家后再下单;有实力的飞行服务商则可以注册一个卖家账号,在平台上展示自己的产品和服务能力,从中找到更多的场景订单。
——能力中心降低研发成本,帮助企业“飞得更好”。它相当于一个众创平台,具备基础的必要功能,企业无需再自建平台,在能力中心上即可按照自身的业务需求免费做二次开发,满足个性化业务需求。
“三个中心”对应的正是当前低空企业普遍面临的“航线规划难”“应用场景少”“研发门槛高”等三大痛点。归结起来看,它们又都反映了“空中高德”在构建产业生态方面的两个关键词:开放与聚合。
“过去的基建项目,比如高铁,能参与其中的企业相对有限,市场需求也比较明确和固定。但低空经济作为一种新基建项目,与之相比有很大不同,它的需求是需要引导和激发的。”刘晓捷说,基于这样的洞察,“空中高德”在设计之初就是一套开放的生态市场,这套体系能够让尽可能多的企业参与进来,由市场需求端来决定供给端,“说白了,‘空中高德’就是要尽可能地把低空经济的市场准入门槛降到最低。”
这实际上也解释了“空中高德”为何会在龙岗落地启航。因为其定位与低空经济的核心场景相匹配 ——目前,低空产业的“主赛道”非无人物流莫属,而龙岗作为深圳乃至粤港澳大湾区重要的物流枢纽,正与这一核心场景高度契合。此外,龙岗还拥有优质的空域条件,禁飞限制少,属于高质量空域区,能为空域审批授权后的飞行活动提供坚实基础。
正因如此,在“空中高德”时空底座发布会上,刘晓捷用“因为相信,所以看见”八个字来总结,“相信”,无疑指的是相信低空经济这片星辰大海可以“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那么,“看见”的又是什么呢?“是龙岗雄厚的低空产业基础、优越的创新创业环境,以及坚定不移的发展信念。”刘晓捷说。
版权声明:龙岗融媒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刘芳菲
本文来自【深圳侨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