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7 17:21:00
大众网记者 赵晓丹 济南报道
2024年7月3日,山东省政府和中国移动签署《共同推进制造强省数字强省建设合作备忘录》,中移齐鲁创新院顺利揭牌。近日,该院正式落户高新区齐鲁软件园。
作为省级新型研发机构,该院已揭牌运营近一年,目前运行情况究竟如何?落户齐鲁软件园后又将带来哪些改变呢?带着这些问题,记者来到了中移齐鲁创新院探寻答案。
立足“数算智”全要素,构建新质生产力核心布局
中移齐鲁创新院立足山东产业优势,围绕人工智能、算力网络、数据要素三大方向,构建覆盖“模型-数据-算力-平台-应用”的全栈能力体系。
“自揭牌以来,我院积极锻造高水平的研发团队,目前已到位人工智能、数字政府、数据要素等研发团队300余人,承接战新产业、未来产业研发任务10余项,推动大模型、大数据成果技术研发和应用落地,服务全省政企客户4800家,典型应用超1000个。”中移齐鲁创新院院长郑晓莉告诉记者,目前中移齐鲁创新院推动“数算智”全要素新质生产力核心布局,打造“立足济南、面向山东、辐射全国”的科技创新平台,助力山东制造强省、数字强省建设。
记者在现场了解到,在人工智能领域,作为中国移动首批大模型产业创新基地,中移齐鲁创新院规划全栈全域人工智能平台,建成面向山东的大模型能力工厂,落地AI4S山东节点,打造AI+政务、海洋、工业、医疗等AI+行业应用创新,形成“智慧云眼”视频AI、数智人、“智法”法务助理与“观海”科研助理等商用产品与标杆应用,服务全省4500余家企事业单位、高校与科研机构,推动AI从“实验室”迈向“生产线”。
在数据要素领域,中移齐鲁创新院布局全国首个“1+16+N”省域全域数联网,建成中国移动数据标注基地(山东),打造数据标注样板间,服务300余家头部企业,打造40余个行业数据产品,为政务、工业、海洋等场景提供数据要素支撑。
显著降低大模型训练成本 100%自研实现业界领先
众所周知,大模型训练对算力有着极高需求,但不同类型的智算芯片难以聚合成资源集群,以支持更大规模模型的训练,因此异构混合训练技术成为业界研究重点。
针对异构混合训练中任务分配不均衡、通信协议不兼容等关键问题,中移齐鲁创新院研发团队开展系统性攻关,100%自主研发实现3D并行非均匀切分功能,支持流水线并行、数据并行等主流并行模式的混合训练,并基于山东智算科研资源池进行性能调优和功能适配开发,实现百亿大模型在英伟达、天数智芯、壁仞科技、海光等多家智算芯片上的混合训练,训练加速比达95%以上,能够显著降低人工智能大模型训练成本,提高国产智算芯片训练效率,实现业界领先。
“去年,我们还在向用户普及算力和模型产品的价值,今年,客户已经主动找到我们,提出具体需求。”郑院长感叹道,目前客户主动提出需求最多的是AI定制化应用开发与算力租赁服务,其背后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浪潮可见一“斑”。
从“书架”到“货架”,赋能千行百业
2024年,齐鲁软件园获批济南市先进计算产业集群、齐鲁软件园高端软件产业集群、济南面向多行业的“1+N+N”大数据生态产业集群等3个省级产业集群,覆盖从基础算力、核心软件到行业应用的完整链条,为高新区的产业发展提供了多维支撑。
而这份“沉淀”也是中移齐鲁创新院选择落户的重要原因。
齐鲁软件园在推动项目落地中,通过实地考察落实办公场所后,为企业协调对接装饰装修、周边环境配套设施等事宜,进一步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园区还为企业员工提供人才公寓,做到人才“拎包入住”。
齐鲁软件园发展中心副主任傅瑞霞说,目前,园区工业软件大厦、人工智能岛等项目已经投入使用,未来,园区将通过技术共享、场景开放和政策赋能,以中移齐鲁创新院为支点,构建“算力+数据+算法+应用”的一体化生态,推动人工智能、工业软件等产业的深度融合,共同推动加速新质生产力培育,为济南高新区建设全国数字产业高地、山东省实现“数字强省”战略目标提供核心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