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31 21:19:00
草长莺飞,春和景明。
农历三月三,亦称“上巳节”,是中国多个民族的传统节日,有着浓郁的文化氛围。
广西三月三 图源:“东西问”公众号
这一天,无论是在广西、贵州、云南,还是在广东、海南,多地纷纷举办丰富多彩的“三月三”民俗活动,如一场场沉浸式多彩民俗嘉年华,引领“文化+旅游”潮流,吸引众多游客参与。
广西三月三声势浩大引关注
农历三月三是壮族传统节日,涵盖丰富的民俗风情、艺术形式和文化底蕴。
3月31日上午,“广西三月三·八桂嘉年华”开幕式暨“四季村歌”活动启动仪式在南宁市民歌湖举行。今年的广西三月三在“文化+旅游”方面更上一层楼,对外展示了广西壮族独具特色的民族气派,引来各方关注。
“广西三月三·八桂嘉年华”开幕 新华社发
传统的过节方式吸引着海内外游客,而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新的节庆方式使得这样一个古老的节日不断焕发新的光彩。今年“广西三月三·八桂嘉年华”活动将持续近一个月。
谈及“广西三月三”过节习俗的形成,中央民族大学原副校长黄凤显表示:“壮族民众无论采取哪种方式,用什么道具过节,都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情感。以绣球为例,其前身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青铜铸造的古兵器“飞陀”。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农历三月三抛绣球,已成为一项传递友谊和爱意的体育活动,绣球的花纹样式也更加多样美丽,成为广受欢迎的伴手礼。
唱山歌是稻作文化中由壮族民众在劳动之余抒发情感而产生,因广西多山,在山上劳作时唱的民歌被称为山歌。
山歌也是壮族文学的代表,它的艺术性很强,象征、隐喻、排比等表现手法多种多样,比如刘三姐歌谣,词汇特别丰富,表达的内容新鲜且通俗易懂,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三月三”专列抵达广西 图源:“国家公共文化云”公众号
另外,今年“三月三”期间,广西推出多趟旅游专列,将广西“三月三”专列产品延伸至中越边境,让游客不仅可以体验广西的秀美山水,还能近距离感受异国风土人情。
各地三月三同样精彩纷呈
要沉浸式体验“三月三”的魅力,并不是只能到广西体验,全国多地都举行了不同特色的“三月三”活动。
例如,在海南三亚市,庆祝海南黎族苗族传统节日“三月三”传统体育竞赛活动在亚龙湾玫瑰谷开启。各种传统体育竞赛轮番上场,吸引三亚各界群众踊跃参与。
三亚“三月三”押加比赛现场 南海网图
今年“三月三”,云南师宗县推出了“年轻化、场景化”的系列潮玩项目,让古老壮族乡焕发新活力。
云南曲靖市师宗县五龙乡则举办了“三月三”民俗文化旅游季,以“篝火狂欢夜”“泼水祈新福”为核心亮点,融合文艺竞技、非遗体验、美食市集、潮玩体验、烟火夜市等多元内容,让游客沉浸感受壮乡文化的澎湃活力。
农历三月三也是贵州布依族群众的传统节日,在黔西南的陂鼐古寨,当地村民和游客一起品尝美食、欣赏非遗展演。一大早,陂鼐古寨村民就举行仪式迎接远道而来的宾朋好友,这些远方的客人则带着鸡鸭美酒等农特产品步入村寨。在村寨里,大家欢聚一堂,在现场观看非遗展演、品尝美食,感受村寨独特风情。
“三月三·荔枝湾”启动仪式 羊城晚报记者 陈秋明 摄
在广东,“三月三·荔枝湾”民俗文化活动31日也在广州荔湾举行。
今年“三月三”活动重头戏——民俗文化巡游吸引大量市民游客围观。巡游方阵既有代表广州、荔湾文化符号的泮塘龙狮、泮塘五秀、粤剧粤曲、西关小姐等,还有来自深圳、中山等大湾区城市的巡游队伍进行民俗文化展示。
沙湾飘色巡游启幕 羊城晚报记者 曾育文 摄
在广州番禺沙湾古镇,一年一度的沙湾飘色巡游活动也在万众期待中拉开帷幕。这场以“文化赋能百千万·沙湾飘色展风采”为主题的非遗盛会,集结21板飘色,民间艺人以“凝固的戏剧、活动的雕塑”之姿,为市民游客献上一场传统与现代交融的文化盛宴。
(羊城晚报·羊城派综合广西日报、央视网、中新网、东西问、南海网、国家公共文化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