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18 11:26:00
8月17日,智己汽车正式公布了新一代LS6全部的版本配置,在预售的四大核心车型基础上又新增了四款配置。至此,新一代LS6形成了4增程+4纯电的完整产品矩阵,价格覆盖20.99万-27.99万元区间。
一、八大版本全景图:完整产品矩阵填补市场空白
预售四大版本
1,智己LS6超级增程66Max(预售权益价:23.99万)
2,智己LS6超级增程52Pro(预售权益价:21.49万)
3,智己LS6纯电Ultra版(预售权益价:27.99万)
4:智己LS6纯电Pro版(预售权益价:20.99万)
新增四大版本:增程版车型相较8.15预售发布会时23.99万元的66MAX和21.49万元的52Pro版本,又新增了25.99万元的66MAX+版本和22.99万元的52MAX版本。
纯电版车型相较预售时27.99万元的Ultra和20.99万元的Pro版本,又新增了24.49万元的MAX+版本和22.49万元的MAX版本。
1,智己LS6超级增程66Max+(预售权益价:25.99万)
2,智己LS6超级增程52MAX(预售权益价:22.99万)
3,智己LS6纯电MAX+版(预售权益价:24.49万)
4:智己LS6纯电MAX版(预售权益价:22.49万)
二、66Max成焦点,超级增程背后的“全场景价值”
在所有车型中,超级增程66Max版是当下最受用户追捧和行业关注的版本,其核心在于大电池带来的“全场景无短板”体验。
成本与便利性角度:搭载超级骁遥MAX增程专属电池的66Max版车型在CLTC工况下的纯电续航达到450+km,数据远超当前主流增程车型,足以覆盖用户一周的城市通勤需求。满油满电状态下,油电综合续航更是突破1500+km。
电机能力:800V碳化硅超高效飓风电机,峰值放电倍率达9C,可持续10秒的峰值输出,动力响应媲美顶级纯电车型。无论是高速超车还是爬坡,车辆都能提供流畅且强劲的动力输出,彻底打破增程车型“动力不足”的固有印象。
电池低电量表现:即使在低电量(16%)时,仍能提供275.5kW的强劲放电功率,确保“任何电量都是满电性能”。
冬季适应性:电池采用电芯低温高锂通量负极设计,-20℃环境下电量保持率仍达90%,配合170kW低温快充(行业唯一),北方用户冬季用车无需担心“续航腰斩”或“充电慢”,这一优势在同级别车型中极为罕见。
对比同级别增程车型,多数产品纯电续航200-300公里左右,且缺乏四轮转向、激光雷达等配置,价格却普遍在25万以上。当用户手握23.99万预算,能获得一台拥有450km纯电续航+1500km综合续航、激光雷达、四轮转向、800V快充,且无里程焦虑的“全能战士”时,智己LS6超级增程66Max版就是市场上的最优选择。
三、配置差异解读
外观:纯电版本和增程版本的外观内饰几乎无差异,纯电款有(大小105L)的前备箱,,可以放入一个20寸的行李箱,增程款前舱无前备箱。
PRO版本为入门级车型,大空间,同样拥有上汽智己的安全标准,价格敏感型人群比较推荐。
MAX版全部拥有激光雷达的车型,相比PRO版本多了智慧四轮转向系统、超远距高精度激光雷达、幻彩智慧灯语系统,整体操控更佳。
MAX+版本是智己的满配版本,拥有更高一层体验的灵蜥数字底盘,适合追求操控人群。
Ultra为顶配版本,性能拉满,3.48S的加速性能,超过很多轿车车型,适合对性能有高要求的玩家。
新一代智己LS6的全系布局,远不止于产品线的丰富。它以一场合理的配置安排,向市场宣告新能源汽车竞争正从“参数内卷”迈向“场景革命”。其核心价值在于三点:
第一,终结“伪命题”,定义真需求。当友商仍在堆砌电池度数时,LS6 用66Max增程版给出颠覆性答案——450km纯电续航+1500km综合续航+全域纯电体验,彻底击碎“里程焦虑”与“亏电肉车”等行业痛点。而83度长续航纯电的缺席,恰恰证明智己对用户真实场景的洞察,无焦虑的出行自由,比冗余的电池参数更重要。
第二,性能不妥协,灵魂有归处。Ultra纯电版以3.48秒加速、875V超充、空气悬架,将百万级性能下放至27.99万区间。它不仅是技术实力的宣言,更印证了电动品牌的终极逻辑:没有性能旗舰的品牌,如同失去灯塔的航船。
第三,技术民主化,选择零妥协。智己以“灵蜥数字底盘”统一驾控标准,用“800V平台”重构补能效率,让用户依据通勤距离、补能条件、性能偏好自由选择动力形式,而非被迫牺牲核心体验。
当一台23.99万的SUV能同时实现450km纯电通勤+1500km综合续航,当27.99万即可拥有媲美超跑的加速与顶级悬架时,中国新能源汽车的竞争维度已被彻底改写。LS6的八个版本,让“既要长续航又要纯电体验、既要智能安全又要驾控激情、既要豪华舒适又要价格合理”等不可能的多选题,有了完美的答案。这不仅是智己的产品胜利,更是中国汽车工业向全新维度迈进的关键一步。
来源:西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