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青岛故事丨这个90后硕士团队了不起!自主研发的深远海养殖网衣清洗机器人市场占有额95%以上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1 20:38:00    

深海网箱养殖是现代渔业发展的趋势,但网衣清洗却是养殖机构的一大难题。来自青岛的一个90后硕士团队用5年时间将这一难题化解,青岛森科特智能仪器有限公司研发的水下清洗机器人将深海养殖网箱清洗效率提高5倍,成本却缩减一半。目前该机器人已广泛应用于我国深远海养殖的网衣清洗中,其市场占有额在95%以上,是国内唯一产业化应用的水下清洗机器人,为深远海智能网箱无人化作业提供保障。

国内唯一产业化应用的水下清洗机器人

“我们的机器人有4种清洗模式,有自稳模式、运动模式、清洗模式和标准模式,我们会在清洗模式下进行洗网作业。”4月10日,在位于即墨蓝谷的青岛森科特智能仪器有限公司的实验车间内,技术支持工程师宗绪斌正在对第四代网衣清洗机器人进行测试,随着他手中控制手柄的扭动,测试水池中的机器人在动力系统的推动下随之转动。

青岛森科特智能仪器有限公司的实验车间内,技术支持工程师宗绪斌正在对第四代网衣清洗机器人进行测试

伴随着机器人灵活的闪展腾挪,水中出现大量细小气泡,宗绪斌介绍,机器人在清洗过程中,能紧贴网衣,通过高压水将网衣上的附着物清洗下来。

青岛森科特智能仪器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奎召介绍,这是公司研发的第四代网衣清洗机器人,主要用于深海养殖网箱的清洗。

深海网箱养殖是现代渔业发展的趋势,但网衣清洗却是养殖机构的一大难题。网衣常常被藻类生物、鱼类排泄物等附着,变得越来越笨重,导致网衣堵塞、水体溶氧量下降,从而影响养殖箱中鱼类的生长。

如何为养殖网箱“减负”,成为深海养殖领域亟待解决的难题。

周奎召说,就拿“深蓝2号”为例,它高71米,直径70米,养殖水体可达9万立方米,相当于204个标准游泳池的大小。网箱巨大,其附着物种类也繁多,人工清洗不仅效率低下,而且成本高昂,而使用进口清洗机器人,不光价格昂贵,后续服务和维修保养也十分不便。

“2020年国家大力支持深远海渔业建设,我们公司提前布局这一赛道,投入大量科研力量,进行深远海智能设备研发,致力于透明海洋智慧深远海建设。”周奎召介绍,目前该机器人已广泛应用在我国深远海养殖的网衣清洗中,目前其市场占有额在95%以上,是国内唯一产业化应用的水下清洗机器人,抢占海洋智能装备产业制高点,为深远海智能网箱无人化作业提供保障。

效率提高5倍,成本缩减一半

周奎召介绍,根据不同场景需求,公司可以生产不同形态的机器人。如水中正在测试的是小型、四方形设备,而岸上停靠的则是一个边长2米、呈三角形的大型设备。

“这款设备安装了5个清洗盘,每个清洗盘上有多个细小的出水孔,能喷出高压水,在喷水的同时,清洗盘高速旋转,一分钟可达上千转。极高的转速与高压水碰撞,产生大量的气泡,通过气泡爆炸,可以把网衣上的附着物‘炸’下来,从而达到清洗效果,这种清洗方式对网衣的损伤非常小。”说到第四代产品的过人之处时,周奎召自豪地介绍着。

水下清洗机器人正在对深远海网箱进行清洗

之后,他转到机器人的另一侧指着螺旋桨介绍,这台设备配备了5个推进器,使得它在水中能保持任何姿态,通过控制算法能保持其姿态稳定灵活。比如,它可以进行180度翻身,还可以从水平状态调整至90度竖起状态,这样就能清洗网箱的侧网、底网,甚至顶网,完成各种高难度任务。

“有了它,能大大节省清洗成本,提高清洗效率。”周奎召说,以一个6万立方米的网箱为例,如果一名潜水员下水清洗,全程用时10天左右,危险系数较高。但是,我们的网衣清洗机器人仅需2天就可清洗完成,效率提高5倍,成本却不到人工清洗的一半。

周奎召介绍,该水下清洗机器人最大下水深度是60米,能满足绝大部分深远海养殖网箱的清洗需求,“所以,目前我国深远海养殖网箱应用的清洗机器人绝大部分是来自我们公司。”

90后团队5年攻坚克难

“我们从5年前就开始研发这款设备,但是当时国内网衣清洗机器人细分领域的供应链并不完善,许多机器人零部件都找不到,因此,严重影响了机器人的研发生产。”周奎召介绍,以水下推进器为例,当时市面上的推进器都是针对比较清的水质研发的,在浑浊、有贝类藻类的环境中,用一段时间后,推进器就会被藻类等杂质卡住。

水下机器人在清洗时能产生大量气泡把网衣上的附着物炸下来

“市面上没有,我们就自己造。”为了解决这一难题,研发团队自主研发了电调,能调整推进器的转速,从而解决杂质缠绕问题,适应海水养殖环境。

经过5年发展,水下机器人不断更迭,这得益于其强大的研发团队。在公司实验室内记者见到了周奎召口中的研发团队,大约20人,看样子都很年轻,周奎召说大家都是90后,并且最低学历是硕士,“大家怀着共建海上粮仓的美好愿景投入这项工作中。”技术支持工程师宗绪斌说。

经过5年的攻坚克难,研发团队填补了国内多项行业空白,网衣清洗机器人搭载的所有零部件80%以上是自研自产,2023年获得山东省首台套称号。

“目前除了水下清洗机器人,公司还研发生产了水下剖面观测系统、水下双目摄像系统、深海孔压探测系统等,为海洋渔业装上智慧大脑。”周奎召说,在深远海人工智能作业装备研发方面公司已经走在了全国前列。“这得益于每年约800万元的研发高投入。”周奎召说,同时公司与高校建立了紧密合作,成立了青岛市水下智能作业装备专家工作站,依托高校雄厚的科研实力和丰富的学术资源,共同开展深海养殖装备研发。

“未来我们会继续加大科研攻关,实现海水养殖应用场景全覆盖,为我国‘蓝色粮仓’建设贡献企业力量。”周奎召说。

(半岛全媒体记者 王丽平)

相关文章
感受活力丨“听说读算”样样精通 人形机器人手巧“心”也灵
2025-04-13 15:01:00
(体育)足球——中超:成都蓉城胜青岛海牛
2025-04-12 21:57:00
威猛股份:振动筛单项冠军造出AI“小萌”,智造升级有何密码?
2025-04-12 21:43:00
震惊!中国AI最火应用场景Top3,客服竟占两个
2025-04-12 00:04:00
青岛故事丨这个90后硕士团队了不起!自主研发的深远海养殖网衣清洗机器人市场占有额95%以上
2025-04-11 20:3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