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岭南大地经纬间的忠诚坐标——记广东省国土资源测绘院“能手”何宗友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04 15:04:00    

二十三年扎根基层,他用脚步丈量广东的每一寸土地;二十三载坚守初心使命,他以匠心推动测绘行业的创新发展。何宗友,这位广东省国土资源测绘院(以下简称“省测绘院”)技能工作室带头人,同事口中的“何能手”“何劳模”“何教授”,以创新为桨,以实干为帆,在测绘地理信息行业的浪潮中奋勇前行,在岭南大地上刻下了一道道闪光的坐标。

信仰坐标:“只想做一个为身边人服务的人”

1976年初秋,何宗友出生在安徽枞阳的一个普通家庭。提起党龄近50年的老党员父亲,何宗友总是一脸崇敬:“我爸虽然没有读过书,但以前在供销社当厨师的时候,他种的菜是最好的、养的猪是最肥的。”父亲和姐姐哥哥都是共产党员,何宗友在党员之家的耳濡目染中成长起来,早早坚定了加入中国共产党的信念,大学一年级就递交申请书,成为当时班里最早入党的两人之一。

就这样,何宗友凭借不懈努力,成为省测绘院第一个同时拥有测绘高级工程师(教授级)、工程测量员高级技师、大地测量员技师、注册测绘师等资格的技术人员,获广东省优秀共产党员、广东省劳动模范、全国技术能手、南粤技术能手、广东省技术能手、全国测绘技术能手等荣誉称号,受颁广东省人才优粤卡(A卡)。这些专业资格与荣誉,不仅是对他深耕测绘领域多年的实力认可,更是其以党员担当践行初心、用不懈奋斗书写职业答卷的生动见证。

担当坐标:用脚步丈量责任

在省测绘院见到何宗友的时候,他的手机响个不停,工作电话一个接一个。清晨五点多就抵达单位工作的他未见一丝疲色。“我一走进单位就浑身充满精力,”何宗友笑着说,“我喜欢在单位干活。”

都说“嫁女不嫁测绘郎”,深耕测绘外业一线的何宗友从事过调绘测量、大比例尺测图、全国第二、三次国土调查工作、地理国情监测工作,曾背着几十斤重的水准仪器,顶着高温沿着公路每天步行一二十公里,足迹遍布广东21个市122个县区,完成水准测量万余公里,从未喊过累、想过退缩。

2013年12月,何宗友前往惠州检查惠州市现代测绘基准建设项目,实地测量GPS控制点尺寸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面对粤港陆地边界水准测量仪器观测方式与规范不符的难题,他带领水准组连夜研究会商,最终找到符合规范的作业方式,确保成果质量,获得香港地政总署高度赞扬。他还积极参与广东省测绘基准建设与维护、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扩建等重大项目,主持或参与完成国家等级水准测量11000Km,建设GPS等级点930余个,完成927工程海岛(礁)大地控制测量卫星定位大地控制点60个,全国地理国情普查20个县区、面积近3万Km² 。20 年来,他参与项目产值近6.5亿元,用坚实的脚步和卓越的成果,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与广东测绘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况

2010年,信宜市一矿库受强降雨影响发生溃坝,何宗友作为水准测量组成员连夜赶往矿区。据他回忆,溃坝的矿井深达20米,雨后路面湿滑、土壤松动,测量的难度和危险系数极高。想到心急如焚的受灾群众,何宗友挺身而出,在没有安全绳保护的情况下,紧贴竖井墙壁,将水准标尺笔直扶在竖井的监测点上,确保了竖井高程测定的精准性,为后续应急救灾赢得了宝贵时间。

“一件事情交到我手上,我就要尽自己最大能力去做好。”当年在外业埋设控制点中冲锋在前的他,肩背30-50kg的标石就往山地、田中跑,在测绘路上一跑就是二十三年。

创新坐标:在实践的量变中突围

“工作不能只埋头苦干,更要抬头看路,不仅要能吃苦、不怕苦,更重要的是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新形势,做出成效,干出高效。”随着测绘地理信息事业的迅猛发展,何宗友从外业向内业转型,深深感受到创新突破的紧迫感和必要性。

2022年,无人机技术在测绘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但操控无人机所需的驾驶证考证前培训学习耗时过长,严重制约生产效率,成为行业发展的一大“痛点”。何宗友敏锐地察觉到这一问题,深刻洞察低空经济对测绘领域转型升级的巨大潜力,主动挑起了攻克这一难题的重担。

他亲自带领技能工作室的技术人员,研究开发的“在线无人机航摄仿真飞行与培训系统”荣获两项国家专利,彻底革新无人机培训模式。学员通过在线模拟飞行,能提前熟悉航线设计与飞行技能,学习便捷性和效果大幅提升。截至目前,已有80名学员借助该系统参与培训,其中30人顺利取得无人机驾驶操控员资格。在省级测绘行业技能大赛中,何宗友再次创新性地将无人机操作技能竞赛融入其中,吸引近200名测绘精英参与,选拔出一批优秀人才。

早在2006年,何宗友的创新思维已经初显锋芒。面对区域大地水准面精化领域的技术空白,何宗友团队在无先例可循、无成熟技术可借鉴的情况下,通过深入研读资料、反复试验与数据建模,最终成功掌握了大地水准面精化的核心技术,并解算出高精度的清远市清城区大地水准面精化模型,彻底打破了传统水准测量在高度测量上的局限,极大地提高了测绘工作的生产效率与成果精度。

何宗友的创新基因深植于实践的沃土。他将每一次的重复测量视为数据的磨砺,将遇到的问题视为成长的契机。在长期的水准测量实践中,他自创了“看、问、查”三步走的普查点位方法,使普查点位效率比常规方法高20%-30% 。在服务生产单位时,他创新工作模式,利用OA自动化办公系统创建业务流程,实现数据多跑路、办事员少跑腿;指导技术人员优化生产流程,将大量重复的数据处理由 “填空题”变为“选择题”,作业效率提升60%。“何能手”的称号逐渐在同事中传扬开来。

何宗友用实际行动证明,创新是推动行业发展的核心动力,只有深耕实践,不断突破传统,才能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抢占先机。

精神坐标:“传帮带”的薪火相传

回想起2002年,刚成为测绘新兵的何宗友在院“史上最强”前辈的带领下,到番禺黄阁从事水准测量,一干就是8年。

全国劳动模范卓小嘉等测绘前辈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前辈们百折不挠、无私奉献的感人故事,深深影响了浸润其中的何宗友。如今,他也在以“传帮带”精神照亮更多测绘后生的前路。

2020年,“何宗友技能工作室”成立。作为带头人,何宗友利用周末和“八小时”之外的时间,协助培训、辅导职工考取注册测绘师资格,积极组织省技能竞赛参赛选手的理论知识和实操培训。2020年,省测绘院注册测绘师通过人数居全省同行单位首位。

2023年1月,在广州GDCORS白云山基准点,为测绘新人讲解GDCORS及其使用

二十三载匠心传承,何宗友培育的技术梯队蔚然成林:3名高级工程师、8名工程师、20名助理工程师从他手中接过测绘事业接力棒;培养出全国技术能手1人、广东省技术能手14人;更助力5名选手荣获省五一劳动奖章;为省测绘院“人才一流”发展战略做出不俗的贡献。院里的年轻人提起何宗友,都要称一声“何老师”“何教授”,以他为榜样激励自己努力奋进。

每个数据都浸润汗水,每张图纸都标注初心。俯身测绘事业二十余载,从扶尺员到技能大师,从普通党员到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何宗友始终以归零心态校准人生坐标,将“测准一个数据、绘好一张图、服务自然资源管理”作为不懈追求。这位在广东自然资源系统中坚守初心、敬业奉献的测绘人,二十余年如一日,以信仰为基、担当为魂、创新为刃、传承为炬,在岭南大地的经纬网中刻下新时代自然资源人的精神高程。

相关文章
岭南大地经纬间的忠诚坐标——记广东省国土资源测绘院“能手”何宗友
2025-07-04 15:04:00
以伊停火后,哈梅内伊首次发表讲话
2025-06-28 00:19:00
都匀公安:清凉夏日“警”相伴 织密防溺水安全屏障
2025-06-23 10:16:00
建成后将实现多个“第一” 我国两台太阳系天体观测望远镜开建
2025-06-21 15:36:00
广东高考成绩和各批次录取分数线拟6月25日前后公布
2025-06-17 16:36:00